良辰佳节 共倡文明新风丨城关区广泛开展“我们的节...


投针验巧
七月初七当晚,如果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“得巧”了。直到明清时期,女孩仍都爱用针乞巧。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,源于穿针,又不同于穿针,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。
喜蛛应巧
“喜蛛应巧”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,稍晚于“穿针乞巧”,大致起于南北朝时。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说:“是夕,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。”
种生
将豆或小麦浸在水中使其生芽,再用红蓝色的彩线捆束,称为「种生」。
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七夕》:“又以菉豆、小豆、小麦於磁器内以水浸之,生芽数寸,以红蓝彩缕束之,谓之‘种生’。皆於街心彩幙帐设出络货卖?!?/p>
晒书晒衣裳
古代七夕节有晒书、晒衣的习俗,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。七月七日,天门洞开,是龙王爷“晒鳞日”,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。东汉崔实《四民月令》云:“七月七日,曝经书及衣裳,不蠹?!?/p>
做巧果
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,以巧果最为有名。巧果又叫“乞巧果子”,款式极多?!捌蚯晒印笔瞧呦诘拇臣榔泛兔赖恪F呦ν砩先嗣前选捌蚯晒印倍说酵ピ?,全家人围坐,品尝做“巧果”人的手艺。
做巧芽汤
有些地方有做“巧芽汤”的习俗,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,七夕这天,剪芽做汤,称之为“巧芽汤”。
花草染指甲
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。用花草染指甲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,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。
贺牛生日
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,又叫“贺牛生日”。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,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,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,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。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,便有了“为牛庆生”的习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