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村里有‘五老’,村民齐夸好”。这是永登县红城镇华山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。在这里,退休老教师、退休老干部、老退伍军人、老模范、老党员等本该在家享福的老人偏爱“管闲事”,组成了一支“五老”服务队,做好事、解难题、排民忧,成为一段远近闻名的佳话。
村容村貌的服务“标杆”
“垃圾一定要倒在垃圾箱内,?;ご謇锏幕肪橙巳擞性??!闭谇迳ǖ缆返摹拔謇稀狈穸映稍碧乒珊突俅嚎吹接写迕癯隼吹估?,便主动上前引导。今年已过七旬的华荣春退休后不改党员本色,时刻想着为村里的百姓服务。他满脸笑容地说:“我身体还硬朗,搞搞卫生也算是锻炼身体,更是尽自己所能?!被俅核?,以前有的村民不注意门前屋后的环境卫生,通过“五老”服务队的宣传和自身的行动,现在大多都能自觉维护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了。
“几天前,村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,‘五老’服务队的30多名老人得知后,主动带着扫帚、铁锹和小推车等,与村干部们一起参与了这次行动。”王成伟说,老人们发挥不怕脏、不怕累的精神,清理卫生死角、路面垃圾、路边杂草,一干就是一整天?!捌绞蔽颐侵磺迳颐趴诘睦?,却忽视了公共场所和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,‘五老’服务队的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?!贝迕癯萄乃担院笠惨颉拔謇稀狈穸拥睦先嗣强雌?,走出小家融入大家,为推动和美乡村贡献一份力量。
华山村“五老”服务队的老人们还充当乡村环境的宣传员,走村入户发放《致村民的一封信》,口头宣传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“门前三包”政策;充当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监督员,监督村规民约的执行情况,鼓励村民互参互学,助推人人自觉维护乡村环境卫生的浓厚氛围。
孩子身边的“守护神”
“这是谁家娃,怎么在水塘边玩,赶快上来?!敝形缡狈郑幻『⒄诨酱宓乃帘咄嫠?,正在此处值守的“五老”服务队成员陈学红见状后立即大声说道。待孩子上来后,他亲自送孩子回家,又向孩子的父母进行了安全宣传。
“自‘五老’服务队成立以来,青少年的安全问题成为他们最关注的事情?!謇稀穸用刻於家扇嗽谧撕颖摺⒊靥帘?、公路边和火车道口处值守,一旦发现有孩子在这些地方玩耍就立即进行制止并劝说?!蓖醭晌八担酱宕宓篮?12国道相连,由于国道过往车辆较多,且车速较快,“五老”服务队就长期在公路岔口处值守,防止意外事故发生。
“运笔的时候横要平、竖要直,运笔的力度在手腕上?!痹诨酱逦幕荆诵堇辖淌Τ卵突俅毫轿焕先苏诟謇锏暮⒆咏步饷首衷吮史椒?。为丰富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,近几年来,陈学泉和华荣春主动开办假期课堂,为村里的孩子们补习文化课知识,并开设美术、体育、写作等兴趣课程。
“和孩子们在一起,我们感到越活越年轻,把做人的道理、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们,看到他们快乐,我们也快乐?!背卵担凹倨谑俏颐橇礁隼鲜ψ蠲Φ氖焙?,但看到孩子认真学习的情景,就是再忙碌也感觉不到累。”
除了假期集中辅导,两位老教师还时?;崂吹酱謇锏男⊙?,给孩子们讲故事、教唱歌、教书法?;俅核担骸爸灰硖遄纯龌乖市?,只要孩子们有需要,我依然愿意为孩子们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化解纠纷的“银发”力量
“两家相争为一墙,让他一墙又何妨?!痹谝黄鹆诶锛涞恼鼐婪字校拔謇稀狈穸拥某铝⒔靡皇资擅畹鼗饬肆郊业木婪?。此前,华山村的两位张姓村民因土地发生了纠纷,陈立进和华光治得知后,主动把两家叫在一起进行调解,并通过这首诗,向两家讲述了古人的做法。调解中,两位老人耐心讲解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,“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,大家心里都别扭,这往后的日子,就不好过了?!蓖ü鹘猓浇饪诵睦锏母泶?。
“‘五老’服务队在矛盾调解过程中,都会深入了解矛盾的来龙去脉,倾听双方诉求,并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耐心沟通。他们以情动人、以理服人,以相关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为依据,最终大多都能握手言和。”王成伟说,“五老”服务队通过自身的威望,凭借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,主动投身村里的矛盾调解工作,弘扬了社会正气,维护了和谐的氛围。(兰州日报)